中国乐器市场波涛汹涌,像大海一样包罗了极其海量的乐器品牌,有的昙花一现,有的垂死挣扎,有的枝繁叶茂,有的生根发芽。 说起Letong吉他,有很多人比较陌生,又有很多人又非常熟悉,尤其是搞专业音乐路线,追求极致乐器声学体验的音乐人,对其印象深刻。没错,这就是美国Letong乐器。
美国Letong吉他从创立到蓬勃发展的今天,始终以“做职业音乐人的专业吉他”为出发点,在定义和思考吉他工艺、吉他制造原则。制定了一个原则标准,即: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吉他音色等声学性能的提升。从而占据了一大帮高端乐器圈子人群。

今天我们采访到了美国Letong吉他的中国区域负责人张文琪先生。就当今乐器生态的现状、问题和应当如何破局的问题进行探讨。希望对于准备进入乐器行业和正在迷茫的乐器从业者们有所帮助。
笔者我问:张先生你好,在美国Letong吉他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,您一定对这个市场印象很深刻吧。
张: 中国市场就像大海一样,波涛汹涌,既是机遇又是挑战,应当本着一颗敬畏之心,努力的做好自己,遇事当先反省自身哪里做的不好,积极去调整,去服务好客户。
“这说的很容易,你们应该很难落实吧?毕竟嘴皮子谁都会”,笔者我问。
“的确,很难做到。”张先生摸了摸鼻子,他显然被我问得有些措手不及了。笔者我从来就是个直性子,不会那套客气的说辞。当然也从来不会给商人打配合。我心里暗想,看你还能怎么吹。
张先生摸了下眼睛,严肃的说道:“那就要求自身,一切从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出发点,服务好客户群体”,他看上并没有因为我的冒失而生气。但是我还是看不惯他那和蔼可亲的模样。
“诶,又是假大空吧,生意人就爱来虚的”,我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下,他似乎没有一丝慌张。我感觉到,他或许并不是那种搞虚无主义的人。
张先生朝我微笑了下,非常谦和,然后他说道:“比如说面对热爱生活,热爱旅行的音乐人,他们需要一把体积轻巧、音量强大的吉他……。”
我插嘴打断了他,
“但这似乎又很难实现,因为网上说,可能是误区吧——他们说民谣吉他要笨重,声音才会好。”,但笔者这次倒不是有意为难他。因为我也很困惑这个问题,实际上是想迫切解开疑惑。
张先生递过来一支吉他,Letong Mr mark, 我没接稳,掉在了地上,看上去有点摔坏了。

笔者我想,此时他应该会大发雷霆,然后再踹我几脚吧。但等我抬起头时,他又把吉他递给了我。并没有生气。我被他的谦逊所折服,怪不得他生意做的这么好。我有一点开始钦佩他的品格。
笔者我试弹了下这把Letong Mr mark, 34寸的小吉他,音量,音色格外强大的。并不输于其他几个世界顶端品牌。
“这个指板镶嵌了大量的珍贵绿松石,有蛇有青蛙,有树林。来源于一个梦境。”张先生说完指着指板上面的镶嵌。
”还有那条蛇是我后面加上去的,是我一个朋友的生肖,一个非常厉害的艺术家,叫刘军,云南的音乐人,音乐教育者,古典大师。”张先生开心地说,看上去应该是有快乐的友谊在里面。
……
后来张先生给我寄来了很多关于制琴理论的书籍,和他的一些手记。于是笔者我才开始真正懂吉他——关于吉他并不是网上流传的那种所谓的吉他越重越好,并不是这个什么木头搭那个什么木头然后又能如何如何……并不是什么实木又比三合板(学名改良性音板材料)要强大之类的。
原来在现代物理学派制琴师的观点中,面板的均匀能带来充足的低频,但均匀却是很不容易的,要大量的人工打磨,灵敏的耳朵去感受,不断敲击,这个才是制琴的核心关键基础。
这也怪不得一把letong Mr mark ,这款哑光面单在中国能卖到4280元。了解到这款吉他富含的大量核心制琴技术后,才能理解这个价真的是良心价,对于吃音乐饭,对于玩音乐的,真的是太合适了。

最后张先生有一句话触动了笔者我,一句很踏实,很诚恳的话,“Letong 吉他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,一直追求凭借自身出色的声学性能和强大的制琴理论技术。努力做好每一把吉他,靠吉他给自己代言,剩余的交给时间。”
酒香一定是不怕巷子深。乐器和美酒一样,需要时间来品,靠的是圈子内的相互对比,好的自然好,差的自然差。